【成长关爱】18岁男孩哭了……
2021-07-23
18岁男孩哭了,因为终身高锁定于1.62米。
因为身高,18岁的小詹很扎心。小詹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。从小学开始,他就一直上篮球培训班,打得一手好球。然而,到了高中,他1米62的身高在篮球场上越来越不占优势,更糟糕的是,已经一年多没长。
这天下午,高考完的小詹在父母的陪同下,到盛兴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门诊。“医生,你帮我测下骨龄,看看我还能长多少。”
一系列检查后,接诊的儿科徐国兴主治医师看了小詹的骨龄片后,对其无奈地摇摇头。并告诉他:他的骨骺已经闭合,已经没有长高空间,终身高定格在1.62米。
听到这个消息,小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父母更是不肯相信。“不可能,不可能,我爸爸有1.78米,我妈妈有1.62米,我怎么可能只有1.62米?”对自己身高抱着较大期望的小詹,急得落泪。
对此,徐医生也只能表示遗憾,“要是早两年来看就好了。”
小詹父母的身高都属于中上水准,而小詹从小学开始,在班里身高也属于中上水平,父母对他的身高根本不担心,自然也从来没有对他的身高加以关注,总觉得小时候的大块头,后面也会自然长高,这才导致小詹从小到大没有测过一次骨龄,到了想起来测骨龄的时候,已经来不及了。
让小詹始料未及的是,原来他小时候一直不算矮的身高,是以提早发育为代价。
徐医生说,最近碰到好几个高中学生,都很在乎自己的身高,自己主动来测骨龄。他们测骨龄的理由各不相同,有的是到了青春期,对自己的外貌开始在意,也有的是因为要从事体育运动需要……可惜的是,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没有长高潜力了。
故事有点悲伤,却是目前社会的普遍现象,那么哪些孩子的身高最容易被忽视呢?
以下两类孩子最容易忽视身高
第一种是把矮小误以为是晚长,总想着孩子发育晚,后面会拔个子,但到了孩子发育后期发现情况不妙才来治疗,这个时候骨骺接近闭合,于事无补。
第二种更多。相对从小就矮小的孩子来说,从小身高偏高的孩子,就更容易被忽视身高问题。其实,让家长没想到的是,性早熟具有蒙蔽性,性早熟的孩子会比同龄孩子要高,但生长期也会结束得早。性早熟的孩子从小偏高的个子可能是以早发育为代价,后面的生长潜力就比较小。如果没有抓住长高的关键时间点,加以干预,最终会导致孩子达不到理想身高。
抓住3-12岁长高关键期
想要孩子达到理想身高,要抓住长高的两个关键时期:3-12岁和4-10岁。3-12岁是影响孩子最终身高最重要的阶段。其中,4-10岁是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期,这个时候骨骺细胞分化增生活跃,治疗效果更好。越早了解骨骺闭合情况,越早干预,孩子长高的可能性越大。
对父母来说,一定要重视“骨龄”这东西。骨龄是预测成年身高的主要依据,也能更加准确反映孩子的发育程度,还能监控性早熟的发生。
目前,儿童发育年龄越来越早,女生平均年龄在9岁半,男生平均年龄在11岁半。
所以,女生8岁左右,男生10岁左右,可以测一次骨龄,监控生长发育情况。如果骨龄正常,那么隔一年再做检查。进入青春期后,根据各自情况,最好每3-6个月检查一次。
长高是很多家长的心愿。四件长高法宝:睡眠、运动、营养、心情。想要长高,做好这四件事
1、睡得好
比起早睡,汪医生认为更重要的是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。生长激素一般只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分泌,因此保证深度睡眠更为关键。比如一些打呼噜的孩子,就不容易深睡眠,要先解决好相关问题。
2、运动好
可以多做和拉伸相关的运动,比如:跳绳、跳高、跑步、拉单杠、篮球、游泳等。
3、营养好
现在孩子的营养问题,往往是吃得太多太好,导致性早熟,所以应该讲究营养均衡。保证饮食的多样化,多吃高纤维、高蛋白的食物,少吃高油脂高糖的食物。每天喝500ml左右的纯牛奶为宜,千万不要喝带甜味的乳饮料,对于一些身材偏胖的孩子,建议喝低脂甚至脱脂的牛奶。
4、保持心情愉悦
孩子如果有心理压力,或者情绪压抑等情况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障碍,影响长高。记得为孩子及时心理解压,也是保障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。
什么是矮身材?
矮身材是指孩子的身高处于同种族、同年龄、同性别孩子的第3百分位(P3)以下者。如孩子在班级里总是在队列的前三名?孩子的裤子几年都穿不短?如果出现以上情况,家长都应警惕孩子是否患有矮小。
徐国兴
儿科
主治医师
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,本科学历,参加过福建省“三支一扶”,曾就职武夷山妇幼保健院,从事儿科一线工作近20年。
2020年师从莆田市第一医院李金水主任,进修学习“矮小症、性早熟”相关知识,对“矮小症”、“性早熟”诊疗能够熟练掌握。并顺利通过国家医学委员会举办的第20届骨龄学习培训班,并取得骨龄评定合格证书。
温馨提示:疫情期间,为了您的健康,进入院区请减少人员陪伴,就诊期间请佩戴口罩,减少人员聚集,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。